陀飞轮技术于1975年由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研究发明成功,这一发明标志着钟表界的制造工艺又一个巨大的进步,陀飞轮发明之初是被应用在怀表上的,由于怀表长期的挂在颈上或者放置在口袋中,呈垂直使用状态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干扰,影响摆轮摇摆速度导致出现误差,陀飞轮的发明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之后随着钟表技术的进步从而演绎出了第一代陀飞轮(宝玑式),第二代陀飞轮(德式),和第三代陀飞轮(中国式),以及一些其他的改进,比如说双陀飞轮。双陀飞轮就是在陀飞轮的基础上,一块腕表采用两个陀飞轮装置,从而大大提供腕表的精准走时和美观性,当然同时一起提高的还有售价,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款经典的双陀飞轮腕表。
宝玑经典复杂系列5347BR/11/9ZU腕表
这款腕表采用手动上弦机械机芯,带有表框坑纹的18K玫瑰金圆形表壳,透底表背,圆角表耳,镀银18 K金凸缘表盘,带有独立编号及宝玑签名,罗马数字时标,针尖镂空宝玑玫瑰金分针,时针为支承两个陀飞轮框架表桥的伸延,手工镌刻中央夹板备有两个窗口,展现与小时同步旋转的陀飞轮,表壳直径44毫米,防水深度30米,动力储存50小时。
其他更多关于陀飞轮的内容推荐:
陀飞轮腕表推荐:
灰盘欧米茄,会欧会米会加运气会加钱,寓意无敌
百年灵超级海洋文化系列外观设计非常高级,机芯要是能全换帝舵的自产机芯就完美了
这款1815小三针为18K白金打造,表径40毫米,是朗格经典简约设计的典范之作,融入众多德表传统的设计元素,包括蓝钢指针、3/4德国银夹板、鹅颈微调、黄金套筒等。通过蓝宝石背透底盖,可以看到腕表内部搭载朗格L051.1手动上链机芯,该款机芯拥有188个精密零件,振频每小时21600次,上满链可提供55小时的动力储备。这款腕表虽然是朗格的入门表款,但外观设计经典耐看,机芯打磨独具匠心,性价比高,非常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