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钟表技术] “听说你的腕表里有些红宝石?一定很珍贵吧?等等,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到?”第一次欣赏腕表时,人们往往会问“机芯里的小红点是什么”,或者“腕表为什么都提到宝石数量呢”?如果您是一位爱好者或收藏家,相信对上述对话已经习以为常。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述这种经常被低估,但又对完美运作至关重要的机芯零件——宝石轴承(Jewel Bearings)。
机械机芯包含传动装置,如各种齿轮,这些零件在枢轴(穿过齿轮的垂直轴)上旋转。然而,有些情况必须纳入考量,例如,腕表中的第四轮每分钟绕轴旋转一圈,也即每天旋转1,440圈,每年旋转525,600圈。这甚至还不是腕表中转速最快的齿轮......因此,即使最小最轻的齿轮,也必须考虑到它施加给枢轴的力。直接将齿轮枢轴嵌入机芯基板有害无益,因为金属和金属之间会产生摩擦。就算应用现代润滑油,也会逐渐减慢齿轮转速,影响腕表精准性,直至某一时刻,齿轮彻底停止运作。宝石轴承就是解决方案。
宝石(或红宝石Rubies)被用作轴承,以减少关键点的摩擦,提高腕表的精准性和耐用性。除了钻石,红宝石(一种刚玉)是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几乎不会磨损。因此,宝石可以做得很平滑,与金属枢轴之间的摩擦非常小。最后,宝石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酸性。
机械机芯中的宝石轴承横截面
一段简史
在宝石“发明”之前,金属枢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一直令制表师颇为头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润滑油的老化,最终往往导致机芯严重损坏。
18世纪初,瑞士数学家和天文学家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精准宝石钻孔,以便将其用作机械腕表的机芯轴承。最初,宝石选用石榴石(比红宝石更易得、更实惠)、蓝宝石、红宝石、甚至钻石(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就曾用过)。但宝石钻孔需要大量工作,因而仅限于高品质腕表。以至于多年来客户一直将宝石(及宝石数)与高档腕表联系起来,而腕表越复杂,机芯需要的宝石数就越多。曾经,要向美国市场出口腕表机芯,需准确标清宝石数量。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Pierre Victor Louis de Verneuil发明了熔化工艺,用于生产人造刚玉(蓝宝石或红宝石)。这项发明使得大量生产人造宝石成为可能,人造宝石比天然宝石更加均匀,宝石轴承也变得更加实惠。
防震装置
摆轮的枢轴和宝石轴承特别脆弱,容易在冲击下损坏,也是导致腕表送返维修的主要原因之一。配备防震系统,宝石安装在弹簧上,可以辗转腾挪,吸收径向和轴向的冲击力。对瑞士机芯制造商来说,比较常用的防震装置包括Incabloc、KIF和Etachoc。(图/文 腕表之家 许朝阳编译)
格林尼治烟灰圈越看越喜欢,经典永远不会在专柜排队排到!喜欢就买,溢价是有道理的! “灰劳”,“会捞”寓意就值得! 经典的“小绿针”一眼亮,黑灰交替的陶瓷圈,尽显低调与奢华,爱了!
有的人真逗,还“大俗配大俗”,人劳力士怎么就俗了?!
我手里有一只同款,有人喜欢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