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钟表文化] 绝大多数人喜欢仅显示小时和分钟的简约腕表,但对于环球旅行者或商务人士,一枚多时区腕表是非常必要且实用的。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制表类别,旅行表(Travel Watch)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威廉·霍加斯 《浪子生涯》 其八
时间回到1732-1733年,威廉·霍加斯通过八幅画作,描绘了虚拟人物托马斯·拉克维尔从腰缠万贯到锒铛入院(伦敦贝德莱姆精神病院)的起落人生。最后一幅画作中,精神病人试图通过望远观测,并在墙上勾勾画画,解决经度问题。当时,确定经度是最重大的科学难题之一,以致使一些人陷入疯狂。
究竟如何才能确定经度,为海上船只指明安全的航行通道?约翰·哈里森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是一名木匠,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制表师。几十年间,约翰·哈里森苦心孤诣,力求改进完善精准时钟。想确定海上的经度,需要知道所在船只和出航港口的准确时间,再将时间差转换成经度差。
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15°,这样就能以时间确定经度。如今,旅行者仍然面临着确定目的地当地时间,跟踪全球不同时区动态的切实问题。今天,想要准确定位非常容易,但这份奢侈的便利并非从来就有。
太阳决定时间规律,在统一的时间系统发明之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当地时间。甚至临近的城市也需要设置不同的时钟,例如,仅美国就有100多个不同的当地时间。为了追踪时间,旅客有两种选择:携带多枚时钟,或携带一枚可显示多个当地时间的时钟。双时间怀表(Double-time Pocket Watch)可同时追踪当地时间和铁路时间,与之类似,船长怀表(Captain Pocket Watch)配备两个子表盘,分别用于显示当地时间和出航港口时间。
19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为广泛旅行开辟了道路。铁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标准时间的议定,1840年英格兰以铁路时间协调了不同的当地时间。国际层面上,在加拿大工程师桑福德·弗莱明的努力和提议下,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概念被勾勒出来,并逐渐被所有国家采用。1884年举办的华盛顿会议召集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确定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并达成标准化时间系统。随后地球被划分为我们今天熟知的24个时区,15°(经度)一个时区,每个时区1小时(现在,世界上有37个时区,其中一些为“半”时区或“四分之一”时区)。
世界时间表(World Timer Watch)
制表师之子路易·柯蒂耶研发出一种独特机制,该机制可凭借单一表盘显示不同时区的时间信息,这为他在制表领域赢得莫大声誉。自1930年代,路易·柯蒂耶开始为知名客户制造此类表款,如Agassiz、Baszanger、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和劳力士等等。
路易·柯蒂耶机制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当地时间为中心,配备时分指针;外缘设有可旋转的24小时圈,并装饰对应城市名称,参考城市名称位于12点钟位置。路易·柯蒂耶设计的系统,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世界时间表的基准。后来,固定的城市显示得到改进,变为通过第二表冠、按钮或表圈调校,但基本原则保持一致。
如今,全球现存37个时区。有鉴于此,一些制表品牌尝试纳入所有时区,进一步完善世界时间表的概念。率先达成这项成就的,是江诗丹顿及其传袭系列世界时间腕表,该腕表可实现37个不同时区的时间信息,表盘设计类似经典世界时间表,均配备全球城市及24小时圈。然后是格拉苏蒂原创(Glashütte Original)及其环球陀飞轮腕表和议员世界时腕表,后者采用视窗凸显所需时区,同时兼顾夏令时与标准时制。
GMT / UTC / 双时区表
许多现代旅行腕表只显示两个不同时区的时间信息,简洁易读。传统上,两个时区分别为当地时间和家乡时间,日期变更与当地时间协调。飞机驾驶员主要使用此类腕表读取当地时间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这就是所谓的GMT腕表。
除了少数特例外(额外的13个时区并非以整时计算),全球所有地区的“分钟”都是一致的。通过表冠或按钮重设机制,只会调校第二时区的“小时”。不同类型的世界时间腕表存在许多差异,但第二时区通常采用24小时制,并配备昼夜显示功能。
1884年的华盛顿国际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确定全球时区、初始时间或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也即GMT时间)。1967年,GMT被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协调世界时)取代,后者成为新的国际时间计量基准。在大多数场合下,GMT和UTC意义相当,通常可以互换使用。(图/文 腕表之家 许朝阳编译)
每天必须上两次发条呢?,不配带情况下,
我有一块17年香港购入单表,期间没怎么戴过。后期末代的。有要的可以加我13902951993
超级好看 取消了测速圈更加简约有美感 而且pp的绿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不是其他品牌那种暴发户感 个人感觉比三文鱼好看 就是不好配表带 不是其他品牌那种暴发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