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被炒得最火热的钟表功能,恐怕除了陀飞轮,就要数长动力了。长动力机芯完美地中和了手动机芯与自动机芯的优点。既可以体验手动机芯那种上条时的丝般感受,又不会向普通自动机芯那样,因为一两天的搁置导致停表。比起陀飞轮,后者就像三问或万年历一样是一种颇为实用的功能。尤其近几年,人们不断挑战机械的极限,动力被不断的延长,比如朗格的31天和今年的宇舶50天长动力腕表。
现在,长动力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代表着一种功能,同时也是腕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在腕表的开发历程中,制表大师不仅要去解决更多的新问题,更需要用到最新的科技与材料,所以长动力腕表也是各大品牌研发实力的标志。于是,现在各大品牌都把动力储存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为如何增加手表的动力上而费尽心思。仿佛你的动力不够长,就不够时尚。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当下最红的几款长动力腕表。
长动力的基原理
目前,我们把动力储存大于等于一周的腕表称之为长动力腕表。在讲述长动力腕表之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长动力的基本原理,无论是不是长动力腕表,我们都需要先了解动力的组成和来源。世界上任何机械表的动力来源,都来自于发条盒中的发条,通过上链齿轮和发条盒齿轮的结合,使装载在发条盒中的发条卷紧在一起,然后通过发条本身的张力缓慢释放动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手表走时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动力储存的多少。但如果要使发条长时间持续发力,首先一个办法就是要增加发条的长度,而加长发条长度则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是降低发条的厚度,另一种则是加大发条盒的尺寸。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依靠现在的加工技术,可以把发条打造的很薄,但随着发条越来越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首先会产生金属疲劳,尽管新技术可以把金属疲劳度降到最小,但依旧不可避免地,比标准发条产生更严重的金属疲劳。其次更薄的发条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严重影响手表的精确走时,虽然现在有很多品牌在新的材料打造发条,但在机芯尺寸不变且单发条盒的状态下,动力储存依然很难达到7天以上。
既然无法将发条打造的足够薄,那就只能加大发条盒的尺寸。在现代腕表设计上,发条盒的直径一定要小于机芯的半径。如果发条盒过大,不但会使机芯变得很厚,影响机芯尺寸,更致命的则是会影响手表的走时稳定性。
既然发条不可能无限制变薄,发条盒也不可能无限制变大,所以,各大品牌最常用的做法都是采用多个发条盒的解决办法。随着这种设计理念的逐步确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安排这些发条盒的连接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发条盒连接模式。
串联模式
所谓串联模式就是一个走完一个走,比如两个发条盒连续工作,当第一个发条盒内的发条工作的时候,第二个发条盒是静止不动的,而当第一个发条盒内的发条将其动力全部释放后,第二个发条盒则紧接着继续工作。很明显,这样的结果将会使手表的动力储存很容易翻一番。但串联模式有它的劣势,就如先前提到的那样,一个发条盒在不工作的时候,其内部的发条将承受非常巨大的张力,而且这种张力在第一发条盒完全释放动力之前将无处可去,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加剧了发条盒内发条的金属疲劳。另外,由于每个发条盒都完全独立,所以存在着各两次的发条动力输出首端和末端误差。而这4次累积的误差会直接影响腕表的走时精准性,这个问题至今仍无法解决,所以现在品牌索性打出富裕,极限动力大于表盘上所显示动力储存,或者在擒纵上做文章,推出所谓的恒定动力。
并联模式
既然有串联模式就肯定会有并联模式。所谓并联模式就是两个发条盒同时工作来驱动擒纵系统。各自缓慢均匀的释放动力。而当两个发条盒动力都完全释放后则需要佩戴者及时上条。这样的模式相对串联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有太大的误差。但由于同时有两个发条盒同时在驱动擒纵,所以每个发条盒所需要释放的力量将互相均匀且互相牵制协调。无法大幅度地延长发条盒内发条所能够产生的动力持续时间。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的品牌屈指可数。
1带1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间接的传递方式,其实从名字本身来说就很容易理解,其工作原理是由第一个发条盒内的发条所产生的动力去驱动第二个发条盒,然后再用第二个发条盒内的发条去驱动擒纵系统。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多发条盒的驱动模式,因为可以通过齿轮比的调校,来调整两个发条盒各自的转速和发条的动力输出的时间累计,从而延长发条盒内同样长度发条的动力输出时间。但这种由1个发条盒带动另外1个发条盒的结构,虽好于上述两种,但同样存在着问题,还是发条释放首端和末端的不稳定性,还有就是依然无法提供超长的动力。
有需要的话加我,之前日本买的,谢谢!
五个多点、、还就是那浪琴!!你这价、、人家都去看别的了、、!!
出一款40表径缕空的海马300吧,太喜欢海马300了,就是手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