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EX SA
徕卡最鸡肋的功能,就是拍照……
手表最无用的功能,就是看时间……
既如此,我们为何还在意手表的精准?
因为准确≈省心。
一只表,伴你走过漫长岁月,历经各种环境,依旧稳定、精准,这是状态良好的表现。
对于众多“劳力”之士来说,这种不操心,即万岁。
前段时间去店里和师傅聊天,正好说到劳的精准。
我么,背出了标准的广告说辞,即超卓天文台标准、装配成表后的误差云云……而师傅却一语中的,直击机芯的心脏——摆轮游丝系统。
喜欢研究机芯的表友,对这个名词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其振动周期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时计的准确性。
上世纪的劳力士,像一个奋进的少年,为走得准而暗自拼命。这其中,一段关于摆轮的改进史,让现在的劳力士,仍有老本可吃、可聊。
30s-50s
- 1930年代,发展出形状独特的方格摆轮;
- 以实心摆环加工出8个凹槽,装配补偿螺丝;
- 其中2颗微调快慢,4颗不可调,2个预留位;
- 独创了镂空的摆轮横梁;
早期泡泡背的Cal.620机芯
- 装有防震的穴石,具弹性的托石,都用来保护摆轴,使手表具备防震性。
后期泡泡背机芯 使用防震穴石和托石
60s-70s
- 从Cal.1030→Cal.1530机芯;
- 采用抗温差合金摆轮,取消快慢针;
- 由摆轮上的4颗K金螺丝微调快慢;
- 需专用工具进行微调(后同)。
Cal.1570机芯 无快慢指示针
1977-今
- 1977年,Cal.3035机芯诞生;
- 四臂横梁摆轮,抗温差性能极好;
- 4颗专用的8齿螺丝,用以调校快慢。
- 1988年,更新为一代名机Cal.3135;
- 微调螺丝由公螺改为母螺,装于摆轮内侧;
- 摆轮夹板改为横跨式(至今仍采用);
- 游丝头、脑都用先进电焊技术固定。
Cal.3135机芯 成熟的结构
如今,你几乎能在所有新装劳的机芯中,发现四臂横梁摆轮,以及横跨式的摆轮桥板。就精准性来说,这可能是一套趋近完美的机构。
当然,它也是劳力士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成果。
众所周知,劳力士一向神秘,即便是拼了命而奋斗出的成名史,也不会轻易述说。
因此,我们探寻的过程,痛并快乐。
复刻也辛苦呀,天天到处发
要求+腰包=手表档次
徕卡mp m10 m-monochrom用户表示不同意第一句话
尼玛,我买了探一,当宝贝供着,第二年无缘无故停摆了,开了盖,说是有个螺丝松了,拧紧好了,花了3000大洋……
看到手表最无用的就是看时间我就笑了
欧米茄还是很牛的,同轴机芯某种意义上加快了3235的开发
3155机芯。。。。。
3135到3235,30年才更新机芯,而且没啥实质性提升,感觉不如欧米茄,当然,劳力士营销炒作技巧一流。
手表最无用的功能是看时间?我咋看不懂
曾经一度选表只看摆轮,光摆一律不要~
17年买了同款手表,但是表带在哪里买的?同款颜色表带都找不到?
涨价这么多?我买的时候原价才51800
有一支全新41蓝盘 经典狗牙 要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