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世界上本来就有两个卡地亚,一个是平民卡地亚,一个是高定卡地亚”。----湖边老师 1997年,为了庆祝品牌诞生150周年,卡地亚发售了一批高质量的Tank腕表。次年,即1998年,卡地亚正式推出了“Collection Privee Cartier Paris”,中文译作卡地亚巴黎私人珍藏系列,简称“CPCP”。 这一系列非常地独特,卡地亚将品牌历史上出现过的传奇性表款全部汇集于此。其下的作品并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有方表、也有圆表,甚至异形。 2008年停产之后,CPCP被大家所遗忘。这两年,大家才真正发现它的美,其价值被正视。CPCP不再重启,但是卡地亚在2015年时推出了Prive系列,大家可以将其视为CPCP的延续。
2021年,Prive系列发售了Cloche表款,致敬品牌经典设计,再创风格传奇。
采用非常具有辨识度的钟形,表盘和常规手表相比,旋转了90°。这一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关于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和名字一样,来源于座钟,表款名字“Cloche”正是取自于此;第二,则是柜台上面的服务铃铛,表把刚好是按键;第三,乃珠宝别针表,原本是可以倒挂在胸口上,这样查看时间仅需低头,无需再抬起手腕。和今天在医院看见的护士表是一样的初衷,只是后来增加上表带变成了手表。
Cloche的实用性并不强,倾斜90°的设计,让读时非常不方便,每次都需要思考一两秒。
类似造型的江诗丹顿和浪琴的“歪脖子”表,只倾斜了45°,反而很实用。
不过就是这样的Cloche,却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之前我对手表的认识存在误区,总觉得“精准”和“多功能”才是唯二的目的。后来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手表还有“外观”。
而卡地亚在制表业的探索重心正是外观造型设计。
卡地亚品牌以珠宝起家,而涉及钟表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853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生产高定表款。1898年开始,卡地亚开始涉足钟表生产。要知道,制表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卡地亚很聪明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合作伙伴,那就是“Jaeger-LeCoultre”积家。积家负责机芯的研发和生产,卡地亚负责设计和销售。
正是这样的分工合作,让卡地亚在历史上推出了数不胜数表款。诸如今天的Cloche,以及Tank、Crash、Cintree、Asymétrique.......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真正“成功”,受到大众所喜欢的可能就只有Tank。
其他造型的作品因为过于怪异并不被主流所认同。就像Cloche自1921年诞生以来,在这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仅有数百枚被制作。
但这也成为了卡地亚Cloche的价值所在,毕竟“物依稀为贵”。更何况,它的确代表了卡地亚在钟表设计这个细分领域的百年探索。
就像相机诞生以后,传统写实绘画受到了冲击。毕加索开始了艺术转折,从立体主义再到现实主义。而卡地亚走的正同样是这条路,虽然不一定对,但探路者一定值得被敬佩。
—END—
2025.03.29 澳洲布里斯班本地表行购入 人民币¥21,500 (澳币官网价格 $6,230.00)
这表动储能到72小时么。我怎么感觉我的也就不到40个小时
卡陀里的精品,兰博赛事联名用了大表盘和镂空,却意外的适配卡陀的精湛,市场价格再落一落非常值得入手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