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钟表文化] 谈到宝玑,不能不提陀飞轮,反之亦然。甚至可以这样说,陀飞轮就是宝玑。1795年,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造性发明陀飞轮(Tourbillon),六年后被授予专利。陀飞轮将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置于框架之内,通过不断规律旋转,抵消地球重力对于怀表精度的负面影响。更确切地说,无论怀表处在哪个垂直位置(传统上,怀表在以下四个垂直位置进行时间设定:表冠朝上,朝下,朝左和朝右),陀飞轮速率都是单一恒定的。
宝玑No. 1176陀飞轮计时怀表,1809年由圣彼得堡代理商售予波兰斯坦尼斯拉·波托茨基伯爵(Count Stanislas Potocki)
宝玑No. 1176陀飞轮计时怀表搭载的机芯配备芝麻链四分钟陀飞轮
历史上已知的前两枚怀表是No. 282(据《宝玑的艺术》一书,乔治·丹尼尔认为这是一枚原型陀飞轮怀表,本未打算出售)和No. 169。No. 282于1832年由宝玑先生的儿子组装出售。No. 169的故事饶有趣味,陀飞轮框架制作年份不详,这枚怀表于1808年由宝玑先生亲自组装,应用的是约翰·阿诺德于1774年制作的机芯(据大英博物馆No. 169目录文献),机芯上镌刻有“1ERE REGULATEUR A TOURBILLON DE BREGUET”(宝玑首枚陀飞轮调速装置怀表,并附有“献给约翰·阿诺德,宝玑的亲密朋友”)字样,但乔治·丹尼尔的观点是,No. 169“显然”比No. 282的出产时间要晚。宝玑No. 169怀表,搭载John Arnold机芯,非常早期的陀飞轮框架
私人收藏家所有的Classique Grande Complication Ref. 1907怀表
时至今日,宝玑仍然坚持制造陀飞轮怀表,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特别的型号款式。Classique Grande Complication Ref. 1907(也被称为百万美元宝玑怀表)既非古董型号(几年前刚发布),也没有以先前已有的款式为蓝本,它是一款配备大自鸣的三问怀表,陀飞轮设于5点钟位置,精美的玑镂表盘呈规范指针样式,这款怀表堪称宝玑两个多世纪纯正设计的典范。爱彼Ref.25643BA超薄型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搭载Cal.2870机芯,1986年
1986年,实际上是爱彼,而不是宝玑,推出了第一款系列生产的陀飞轮腕表。其他品牌,如欧米茄,之前也曾制造陀飞轮腕表用于天文台测试,1987年欧米茄将一批1947 Cal.30I机芯组装为成品腕表出售,但机芯制作初衷并不在此。另外,从1940年代末到1980年代,百达翡丽也制造了一些天文台陀飞轮腕表。爱彼Ref.25643BA陀飞轮腕表(搭载Calibre 2870机芯)是一款卓越时计,一方面产量规模大,另一方面极致纤薄。这款腕表曾是(并且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薄的陀飞轮腕表(整表厚度仅有4.8毫米)。之所以能够实现这项创举,原因之一是爱彼表研发出质地轻盈的钛金属框架,减少了所需的机械动能,因而主发条得以极致扁平化。
宝玑首款陀飞轮腕表Ref. 3357,1988年
1988年,宝玑第一款陀飞轮腕表姗姗来迟,虽然早就已经研发准备,但两年前宝玑并没有紧随爱彼,做出回应。事实上,宝玑Ref. 3357和爱彼Ref.25643BA大相径庭,该腕表搭载的机芯产自宝玑工坊如今所在地,彼时该建筑属于Nouvelle Lémania所有(1999年斯沃琪集团完成收购后,Nouvelle Lémania逐渐并入宝玑)。宝玑Ref. 3357成为其他品牌设计制造陀飞轮腕表的蓝本:陀飞轮设于表盘一侧6点钟位置,一分钟旋转一圈,三臂支撑(其中之一指示秒),摆轮、杠杆和擒纵轮都在框架之内。除了少许细节(如避震器),Ref. 3357看起来非常像宝玑先生那个时代的时计产品。位于瑞士Vallée de Joux的宝玑工坊
如今,许多高级制表商的产品目录中都含有一款(或多款)陀飞轮腕表。虽然关于陀飞轮在腕表中的实用性行业内没有达成共识,制表品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仍有一些品牌对这种机制充满信心,不仅发布多种型号的陀飞轮腕表,甚至推出双轴和三轴创新设计。其他品牌(包括最著名的泰格豪雅)则正在寻找大幅降低瑞士陀飞轮制造和零售成本的方法。陀飞轮通常被视作腕表的终极奢华配件,但就技术而言仍有广阔的改进空间。宝玑正在对新材料进行研究,希望它们能够为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不曾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宝玑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77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
2013年,宝玑推出自制超薄自动陀飞轮机芯,就像1986年的爱彼一样,宝玑采用钛金属制作陀飞轮框架(整表厚度较爱彼Ref.25643BA多出2.2毫米)。从技术上讲,宝玑Ref. 5377和爱彼Ref.25643BA略有不同,前者的摆轮游丝和杠杆擒纵以硅制成。2001年,雅典首次将硅用于Freak奇想系列,从那时起,硅材质逐渐在制表行业中普及开来,并越走越远。
宝玑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77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是有史以来最纤薄的陀飞轮腕表之一
2006年,宝玑开始研究硅的性能。硅具有非磁性,非腐蚀性,无需润滑剂,可以精确塑造成各种形状。硅比钢质地轻盈,较低的质量意味着更有效的能量传输。宝玑Ref. 5377的擒纵轮齿经过镂空处理,摆轮振频可达4赫兹(大多数陀飞轮机芯振频为3赫兹),机芯运作更加精准。陀飞轮一分钟旋转一圈,并配备侧向杠杆式擒纵机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现代性的蛛丝马迹,例如表盘侧陀飞轮桥板上看不到螺丝,机芯侧装配非同寻常的摆陀。
史上仅一枚,有成交记录的最昂贵手表
和罗纹表带款什么区别,哪里不一样
2023年3月22日保卡,间金蓝!私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