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陀飞轮是由表王宝玑大师发明的,起初目的在于抵消地球重力对机械表结构的影响。宝玑把所有擒纵机构(包括摆轮、游丝、擒纵叉、擒纵轮等零件)都放置于一个旋转的框架里,一分钟旋转一周,使重力带来的影响在整体上相互抵消了,顺利地解决了重力带来的困扰。后来石英危机以后你懂的,机械表的精准度已经在一个很次要的位置了。陀飞轮主要的作用也就由提高精准度迈向增加观赏性。
普通表盘面除秒针基本静止,陀飞轮表则有一个大机械结构在转,本来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既然考虑观赏性,那么有几点就非常重要:一是陀飞轮一定要大。很多表陀飞轮结构本来就小,开的窗也小,小里小气看得不清不楚,这就是扬短避长了;二是陀飞轮在表盘位置一定要突出,而不能被其它不重要的东西喧宾夺主;三是陀飞轮部分最好要增加装饰性和观赏性,让人赏心悦目。满足以上三点的陀飞轮表不算多,还得看宝玑经典陀飞轮怎么诠释。陀飞轮部分必须要大,要凸出,要雕花。
背面不雕花能看?
公价八十多万。
再来一个战术后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