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钟表文化] 自2009年宝齐莱(Carl F. Bucherer)推出CFB A1000机芯以来,外缘摆陀变得越来越流行。通常,上弦摆陀安装在机芯中央,并在其上旋转;外缘摆陀则不然,上弦摆陀呈环形,围绕机芯安装和摆动。这是一种巧妙而时尚的解决方案,不仅令表背机芯构造一览无余,还让设计更纤薄的自动上弦腕表成为可能。
2009年,宝齐莱CFB A1000成为首款大批量生产的外缘摆陀机芯。
1950年代——首次尝试
Paul Gosteli的外缘摆陀专利N°322325
外缘摆陀的概念并不新鲜。1955年6月,来自日内瓦的Paul Gosteli申请了一项专利(瑞士专利N°322325,1955年6月申请,1957年7月31日发表),该专利描述了一种“以环形摆陀围绕机芯框架为特征的”腕表上弦系统。
百达翡丽的外缘摆陀专利
百达翡丽Calibre 350外缘摆陀机芯
类似地,大约十年后,百达翡丽申请了自动上弦机芯的专利(瑞士专利N°548213,1965年6月15日申请,1968年2月29日发表),其中包括“环形样式的上弦摆陀......摆陀和相关轮系置于机芯外缘”。Calibre 350外缘摆陀机芯由此诞生,该机芯涉及诸多技术挑战,上弦摆陀在外缘旋转,不能使用传统柄轴和表冠,因此表冠不得不安装在表背侧。
2009年——随宝齐莱复兴
宝齐莱外缘摆陀
上述提及的Paul Gosteli专利和百达翡丽专利,表冠均置于表背侧;宝齐莱构思出一种高效便捷的技术方案,让表冠和柄轴回归传统位置(3点钟),将外缘摆陀概念引入现代批量生产。宝齐莱利用三个小型DLC涂层辊轴支座配备陶瓷滚动轴承来驱动外缘摆陀,陶瓷材质的滚动轴承无需润滑,并可双向上弦。
宝齐莱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表背
宝齐莱马利龙缘动力腕表(43毫米型号)表背
宝齐莱马利龙外缘动储腕表表背
宝齐莱首先在CFB A1000机芯(2009年)上实现了这一巧妙概念,然后是CFB A2000(2016年,CFB A1000的改进版,旨在大批量生产)机芯,以及最新配备外缘陀飞轮的CFB T3000机芯(2018年),三款机芯均完全由宝齐莱林诺制表厂自主设计和制造。
其他范例
随着外缘摆陀概念的发展,近年来多家品牌在其机芯(主要是高端机芯)上应用了这种设计,如Dewitt、江诗丹顿、宝玑(Breguet)和爱彼(Audemars Piguet)。外缘摆陀对纤薄自动腕表的创制也助益良多。2017年,Piaget伯爵成为最薄自动(机械)腕表的世界纪录保持者。Altiplano Ultimate Automatic腕表厚仅4.30毫米,搭载910P机芯,其外缘摆陀于表盘侧可见。摆陀置于机芯外缘,部分安装在表圈下,以此节省腕表空间。
Piaget伯爵Altiplano Ultimate Automatic 910P腕表
仅仅数月后,BVLGARI宝格丽凭借单枚腕表——Octo Finissimo Automatic Tourbillon腕表,创下两项纪录,最薄的自动腕表和最薄的陀飞轮腕表,整枚腕表厚度仅为3.95毫米。由于装配外缘摆陀,自动上弦机芯的厚度与非自动版本完全相同,只是直径更大。腕表4点钟位置设有按钮,交替校时和上弦。
BVLGARI宝格丽Octo Finissimo Automatic Tourbillon腕表
BVLGARI宝格丽Calibre BVL 288机芯
卡地亚提出另一种趣味而巧妙的外缘摆陀上弦应用方案。9603 MC机芯装配的外缘摆陀不仅能够为腕表上弦,还被塑造出美丽的外观,每时每刻都以鲜活姿态呈现在佩戴者的腕间。例如,卡地亚曾于2018年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SIHH 2018)上推出Rencontre de Panthères腕表。该腕表将外缘摆陀从机芯后方移动至表盘的上方,并以钻石组成的两只猎豹以及一个圆环装饰,摆陀摆动时,表盘中央的两只猎豹仿佛在围绕一个圆环角力。
卡地亚Rencontre de Panthères腕表
外缘摆陀无疑是自动上弦机制方面最主要的创新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采用这种时尚且技术复杂的解决方案。外缘摆陀结合多种优点:纤薄、高效上弦(例如,比微型摆陀效率更高)、不遮挡视线......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快外缘摆陀将被用于更多“中端”腕表,这也是合乎逻辑的预测。当然,宝齐莱已经证明应用这种机制的腕表产品定价可以相对实惠。(图/文 腕表之家 许朝阳编辑)
很猛的表,适合超级硬汉,哈哈哈哈,祝大家早日有
全新未佩戴低价出,有意的联系,保卡24年11.8
差一点拿到,可惜当我联系我的sa时候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就晚了一天没看朋友圈,完美错过,只能等下次看看有没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