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表是2015年发售的,虽说已经不是新款,但一直很中意,觉得这块表很特别。比起MTG现在G开头的新款,功能可能没有那么丰富,缺少了GPS电波受信机能,但还是不失为一块好表。如果对时间的精确度没有很大要求,这样看来新款旧款差别其实并不大,主要还是看个人对外观的喜好了。之前G9300戴了5年,开始觉得电子罗盘、温度计很新奇,还有各种防泥构造什么的,听着就厉害,后来发现功能基本都用不上,表也该换了。
关于这块表买的过程就不多说了。主要是针对表的价格感觉很摸不着头脑。日本反而是所有国家里目前最贵的,比国行还贵很多,买时对比了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间的价格差距较大,以现在算是正常的汇率来看,日本的价格还是贵的离谱,价格甚至超过了新款,所以不太建议在日本购买。
说回表的特别之处,最在意的还是用了“エイジド加工”,网上说是石洗工艺,让表看起来有复古感,特别做旧的感觉。不锈钢的表壳本身不耐刮,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各种划痕、磕痕,心想着表壳和表链本身做旧过的话,这块表一定程度上能更经得住岁月的打击,不至于戴一段时间后那么不堪...当然起到的效果也有限,还是得看日常对表的爱护程度和佩戴习惯。
主要功能
1、耐冲击构造、耐远心重力机能、耐振动构造
2、20气压防水
3、光能动力系统
4、六局电波受信机能
5、指针位置自动修复
6、其余基本常见功能
规格
1、表壳纵向尺寸:58.6mm、表壳横向尺寸:53.5mm,表壳厚度尺寸:15.5mm,重量:188g
2、内面无反射蓝宝石镜面
3、不锈钢、树脂复合表壳
4、复合材料表带
包装<br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 15px;">MTG的包装盒比常规精致一些,外观、结构基本都一样。表盒+放各种纸类物的盒子
表体<br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 15px;">拍照前把膜都撕了,标签竟然忘拿掉了...第一眼感觉比网上的图颜色淡不少,与想象有差距。
正面。表壳原以为会有些粗糙,但摸上去很光滑,还是不耐刮磕。不锈钢表壳用起来就没有树胶表壳的自在...总得小心翼翼的。
右侧。表冠上的一点红很显眼,使外观看上去更有活力,不会有太大拘束感。
表带,外侧似乎是金属有复古纹理,内侧应该是树脂。背壳也有经过石洗工艺。
下面一些图赏,真的后悔没摘掉标签
收波中…成功率目前来看还是很高的,在室内一开始不行,到窗口就一直能成功。收波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是秒针会指向左上角的“YES or NO”,之后设定为每天自动收波校准一次就行了。
夜光,时针和分针发出的颜色与周围是不同的,照片上可能不明显,时针和分针是蓝色,周围一圈是绿色,黑暗中看很容易分辨,照片是手机渣画质拍的,请见谅...
总结<br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 15px;">表盘较大,大部分人的手腕是无法驾驭的(58.6x53.5x15.5mm),对比其它系列,比如泥人GW9300(53x50.8x18.2mm),本人的胳膊不粗不细,明显还是偏大,为了与这块表更相称些,我要开始增肥了。表壳不耐磕碰,佩戴时还是得小心些。表的重量,原来的表只有70g,现在一下子增加到188g很不适应,基本告别运动了,戴久了也难免会在手背留下血印。不过缺点再多也改变不了它的颜值给我带来的喜悦。<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