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苏蒂原创偏心系列1-91-03-01-03-61腕表

深入德国制表“心脏”,走进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

2024年06月27日 17:12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原创 作者:张大陆

      [腕表之家文化]一直关注腕表之家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们前一阵受到格拉苏蒂原创的邀请,去了一趟德国。

      具体来说,是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首府德累斯顿。这座百年老城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许多德国人认为德累斯顿是德国最美丽的城市。但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德国制表业的重地。

      在还没到德累斯顿的时候,我们被天气预报告知降落当天将会有大暴雨。但等我们抵达德累斯顿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一整个蓝天白云。不知道是天气预报太不可信,还是我们太幸运。

德累斯顿,不疾不徐的“烟熏”城市

       德累斯顿给我的第一感受是非常宁静,并不是人烟稀少,而是与你擦肩的每个人都不疾不徐。不像大都市,人人都是倍速。人在德累斯顿很容易放松下来,也更容易集中精力思考一些事情,很神奇。而制表本身也很需要沉下心来,是一件要很专注地、耐着性子是做的事情。所以德国制表业在德累斯顿发展并且繁荣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城市也非常包容。我们一行人穿着短袖喝着冰可乐,邻座的当地人裹着羽绒背心酌饮啤酒。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共处一室享用美食,欣赏窗外的飞鸟流云和古美建筑。说到建筑,其实,德累斯顿的建筑最能体现这座城的包容。

      走在街上,你能看到现代感的包豪斯建筑与古典的巴洛克建筑相邻而居。会奇怪吗?当你身处其中,只剩欢喜。

      这些建筑风格如今也都体现在德系腕表上,你看格拉苏蒂原创的腕表有非常现代简洁的部分,讲求功能性。同时也有非常古典华丽的部分,着重于色彩、光影和雕塑性。

      在Citywalk的时候,我们还发现,德累斯顿的建筑,很多都是黑黑的。字面意思,颜色黑。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当地的砂岩来重建的,这种砂岩会氧化变黑。所以有人形容德累斯顿仿佛一座烟熏城市。

      这句形容,却一语中的。

      我相信熟悉德国腕表品牌发展史(或者了解一点德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制表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很多城市在战火中几乎毁于一旦。德累斯顿也难逃幸免。重建,成为战后德国的主旋律。

      德累斯顿很多重要的建筑都在战争中被炸得支离破碎。

      例如德累斯顿的著名地标建筑——圣母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堂在轰炸中被摧毁。当时,根据当地东德领导人的决定将剩下的废墟作为纪念地,而不是像其他教堂遗址那样被拆毁。

(战火中的德累斯顿及圣母教堂)

(如今的德累斯顿圣母教堂 已经是德累斯顿的名片)

      而且据说当时民间自发地将教堂废墟里的石料搬回家中保存,两德统一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赞助协会和捐助者的支持下,大家把自家保存的原有材料拿出来,再添加相近的石料,在原址上重建圣母教堂。现在,这座教堂已经成为德国与从前的对立国和解的标志。

     圣母教堂的重要不仅因其历史价值,它还是一个极具艺术价值的巴洛克式建筑,尤其以“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石制圆顶”闻名。

(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限量版 正面镌刻以圣母教堂和美术学院)

      如果你关注格拉苏蒂原创的新品,看到这里,熟悉的感觉该来了。2024年格拉苏蒂原创推出一款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限量版。这枚腕表正是以德累斯顿作为灵感,表盘正面镌刻了圣母教堂和与之毗邻的德累斯顿美术学院。

(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限量版 背面镌刻易北河畔步行道)

      腕表背面则是易北河畔步行道。在建筑上方还装饰了飞鸟、云彩,还有一个热气球,这些细节我们有幸身临其境,眼见为实。此外,格拉苏蒂原创对机芯夹板上的装饰,还特别使用了巴洛克风格。呼应了城市建筑的风格,可谓处处见真心。

(美术学院穹顶上的法玛女神)

      这里说一个“八卦”,美术学院穹顶上的金色女神雕像,叫做“法玛女神”。看到她手上拿着的小喇叭吗?传说她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传播,德累斯顿的大事小情,甚至某些“八卦”消息,女神都知道。

品牌“心脏”,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 

      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便是格拉苏蒂原创的制表厂。

      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位于格拉苏蒂小镇,格拉苏蒂镇则位于德累斯顿以南,开车半小时路程,周边是浓密的森林。

      小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小”,常驻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二是“制表”,虽然常驻人口只有几千人,但大多数的居民都从事制表工作。走在小镇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建筑,其中很多都是我们熟悉的德国腕表品牌及其制表工厂。

(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 可以看到外观非常现代)

      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就在格拉苏蒂小镇的核心地带。不同于周边“可爱的小房子”,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从外观上就给人一种非常现代的气息。

      进入表厂,现代感更加强烈,若用两个词来形容,我给出的回答是豁亮和舒服。这要归功于表厂外围的“太阳能玻璃墙”,这些玻璃具备很高的光线透过率,产生更多电能,同时也能承受更大的风压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变化。整个表厂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环境明亮,让身处其中的人也变得敞亮很多。

      这里插播一个冷知识,其实早在制表业兴起之前,格拉苏蒂镇就是以玻璃制品加工为主的。德语“Glashütter”本意就是“玻璃厂”的意思。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用小镇最古老的材料和工艺打造最现代的工厂。

      我们此次的主要目的地是制表厂,机芯零部件的生产到最终的腕表组装都在这里完成。值得一说的是,格拉苏蒂原创超过95%的腕表零部件都在制表厂自主完成,而且大部分工序都靠手工完成。

      在制表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正式参观和学习。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参观过程之严谨以及对时间的规划,可以说,非常德国。

      在进入各个部门之前,我们首先看到一面很大的展示板,上面系统地介绍了一枚机械腕表的组成部分。相应地,还有橱窗来展示真实的零件。

      零件加工部分,我们看到了金属切削、夹板、螺丝等等零件的基础加工,以及对零件软硬度加工的工序。

      例如在冲压部门,以黄铜为主的金属长条会通过铣削、钻削等方式进行初加工。切削后的圆形(或方形)金属片,有薄有厚,这取决于它们日后的用途(例如有的将用于表盘,有的将用于机芯夹板)。

      有意思地是,在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会保留一些“老”机器,例如眼前这台绿色机床,来自1970年代,如今依旧可以非常高效且准确地进行工作。这些机器会定期接受严格检查,“只要它们是有用的”,这些“老”机器就不会被替代。

      此外,工具师还会使用格拉苏蒂原创自制模型和工具制作机芯的小零件。

      机芯的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用到非常专业的专门工具。眼前这些模具的长宽高、直径,大小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的数据来进行。

(因隐私保护,此处无图,以下内容请大家配合文字自己想象)

      初加工后的零件如果太硬,(很脆)容易破裂。因此一些零件就需要进入到精细加工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工匠需要对零件进行“软硬中和”处理,以确保零件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达到最佳。

      软硬适中的零件,如何做呢?

      你可以想象在做一道菜,首先将菜(即:零部件)放到烤箱里烧制,温度大约为100摄氏度。零件在此环境下会变得非常硬,也非常脆。这时候,将它们放在冷油中,快速冷却。冷却之后,再将零件回火“慢炖”(重新加热)。经此过程,金属结构就变软了,也就变得更加灵活。

      下一步,如何判断零件的软硬度达标?

      钻石来帮忙。

      钻石是世界上公认最坚硬的金刚石。工匠用钻石尖端测试金属零件,以零件表面的痕迹来判断。具体做法是:工匠从一组零件中抽取几个样品,用钻石尖端插入金属零件表面,如果金属表面痕迹较深,说明零件过软,需要重新制作。但如果金属表面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不行,说明零件又太硬。一枚“软硬适中”的零件应该有一定的痕迹,但不能太深。这其中的力道以及痕迹深浅,都需要工匠的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但经验和感觉,都是门玄学。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人,不能借调或转到其他部门工作。因为只有他们对金属有非常具体和清晰地认知,知道如何处理金属。

      打磨装饰部分,我们看到了格拉苏蒂原创腕表上典型的装饰,例如珍珠纹、鹅颈微调装置、蝴蝶夹板的手动雕刻、四分之三夹板、黄金套筒,蓝钢螺丝等等。通过雕刻、抛光、热处理,电镀等方式呈现出来。

(手工雕刻)

      格拉苏蒂原创上的打磨修饰,一部分通过机器,例如大齿轮上的装饰图案,类似于镭射刻字,算好位置,速度快,精度高。一部分则需要雕刻师手工雕刻。例如鹅颈微调装置下方的蝴蝶夹板,其上的图案就是纯手工雕刻出来的。厉害的是,雕刻师没有模板样稿,直接在夹板或者桥板上进行雕刻。因此雕刻出来的每一个部件,是真正的独一无二

(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龙年限量版)

      我们前面提到的以德累斯顿为灵感的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限量版,夹板上的图案也全部都由手工雕刻。同样在2024年推出的全新偏心机芯倒置腕表龙年限量版,也将手工雕刻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议员手动上链腕表镂空版 局部)

(议员天文台陀飞轮腕表限量版 局部)

       还有这种镂空雕花,说它华贵锦簇不过分吧。

       还有一部分打磨装饰,需要人与机器的紧密配合。比如珍珠纹。

 (珍珠纹)

      珍珠纹是典型的格拉苏蒂表面装饰纹路。通过操作一个带钻石沙的旋转轴,同时移动盘面,将珍珠状圆形纹重叠打磨到夹板上。听起来难度不大?我们的同行者中有人在打磨师的指导下实操了两下,得出的结论是:难度很大。

      因为人力需要做的不仅是移动盘面,还要控制旋转轴打下来的力度和密度。力度太大,纹路过深,也容易损坏旋转轴。力度太小,纹路则浅。密度同理,无论打得太密还是太稀疏,都会影响美观。

       那如何把握这力度和密度?还是经验和感觉。

(鹅颈微调)

      再来看经典的鹅颈微调装置。自1888年在格拉苏蒂发明,这种调校装饰一直沿用至今。鹅颈微调因其外形类似天鹅颈而得名。包括调节指针和一个精钢弹簧。

      鹅颈微调制作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但它非常珍贵,可以实现腕表速率性能的细微校正。

(鹅颈微调)

(格拉苏蒂原创专利的双鹅颈微调装置)

      鹅颈微调主要用来控制机芯的快慢针,整个装置的长度7.8毫米长,宽度只有3.4毫米,厚度仅0.54毫米。注意,是毫米。而你看到这个零件的“镜面抛光”效果,是抛光师纯手工抛光近一个小时的结果。注意,是一个小时抛光一个。

(黄金套筒)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由18K黄金制成的、用来放置宝石的黄金套筒。格拉苏蒂原创告诉我们,每一个黄金套筒的高度都必须与安装位置完全水平一致。黄金套筒通常会用两个或三个蓝钢螺丝固定。

(蓝钢螺丝)

      几乎所有格拉苏蒂原创的机械机芯,都会用到蓝钢螺丝。极小的钢制螺丝首先通过手工镜面打磨,通过加热使其颜色逐渐经历灰、黄、棕、红、紫,最终在加热到期望的深蓝色。而且,螺丝也在精细抛光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耐腐蚀。

(镂空摆陀经过电镀的不同阶段)

      电镀,也是格拉苏蒂原创细节装饰的一部分。所谓电镀,是通过电解作用为表面均匀覆上一层金属材料。例如在双G镂空摆陀上出现的两种颜色,就是双色电镀的效果。此外,电镀也是赋予表盘“颜值”的重要推手之一。

      在组装调试部分,首先有个小插曲,因为格拉苏蒂原创对制表师以及机芯组装工作有着严格的保护要求,因此几乎没有参观团体进入这里。但经过特殊申请后,我们有幸成为近十年来,首批走进组装部门参观制表师工作的媒体。

      走进组装部门,整个环境非常明亮且安静。我们注意到,组装部门的几位制表师都极其专注在手中的零件上,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格拉苏蒂原创的一枚机芯,哪怕是相对不那么复杂的,也需要制表师花费数小时组装和调节。而配备各种复杂装置的机芯,例如制表师当天为我们展示的议员世界时腕表机芯,则需要大师级制表师(在格拉苏蒂原创,大师级制表师被叫做“Master”)花费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进行组装和调节。

(机芯组装调试视频 希望你静下几分钟看一看)

      更幸运地是,我们在观摩的过程中,也被允许进行短时拍摄。这些影像的到来实属不易,因此屏幕前的你不妨留下几分钟,静下心来,看看格拉苏蒂原创如何组装“时间”。

      在参观的尾声,格拉苏蒂原创告诉我们,他们会根据每个制表师的个人兴趣来决定最终在哪里工作。例如有的年轻制表师喜欢古董手表,那么在接受一系列学习和培训后,就可以进入修复部门工作。也有的制表师非常外向,喜欢聊天,知道很多事情,那么这样的人后来去做了市场营销或者销售。对此,格拉苏蒂原创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态度。

一个花絮,一个预告

      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一层大厅的一角,放了一个留言册,厚厚的一本,已经写满了大半。看着上面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其中属中文最多),仿佛时间穿越,感觉很奇妙。

      最后,知道我们去德国的小伙伴都很关心一个吃饭问题:吃德国肘子了吗?

      今天统一做个回答:肘子吃了,猪排也吃了。当然,长了一个中国胃的我们,中餐自然也不能落下。要说德国的实在,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就像这盆米饭,是我目前在国外中餐馆里见过的最扎实的米饭。

(格拉苏蒂德国钟表博物馆)

      最后的最后,做个预告,既然到了德累斯顿,怎能不去大名鼎鼎的格拉苏蒂钟表博物馆?感谢格拉苏蒂原创的贴心安排,让我们有机会前去参观。这座著名的钟表博物馆都有些什么宝贝?我们下一篇见。(图/文 腕表之家 张大陆)

为本文评分

文章中涉及到的4款产品

37 29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jsjc_liubp
jsjc_liubp

感谢作者对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的介绍。

昨天16:51
00 00
chaonima112
chaonima112

没看到大哥的身影啊哈哈

昨天12:57
00 00
阳关路人
阳关路人

偏心,格拉苏蒂的经典之作。

昨天05:38
00 00
李昀翰
李昀翰

第一名。。。。。。

2024-06-27
00 00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