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的元旦,结束了2024的忙碌,终于迎来了一天的暂停,得以平静的观赏一下我的浪琴名匠,和各位表友分享一下我和名匠的故事。(文章的结尾配图)在分享我和名匠之间的故事前,先聊聊我对浪琴名匠认识。正如网络上很多博主讲解的那样,浪琴名匠总被冠以“神秘体制内”的称号。在智能手表兴起之前,如果有一款腕表既能在普通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能在高端局深得政商大佬的青睐,非浪琴名匠莫属。可以将其比喻为“表中帕萨特”。浪琴制表起源于1832年,在石英危机之前,浪琴的品牌力可以媲美百达翡丽。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表工艺。在浪琴这个品牌进入“寻常巷陌”的今天,拥有一块浪琴手表就拥有了入围高档腕表用户圈的入场券。当今的浪琴虽然比不上很多奢侈品腕表品牌,但对于普通人,带着一块浪琴绝对不至于拿不出手。
浪琴名匠经典款走时稳定,坚固耐用,麦粒纹表盘的设计、阿拉伯数字时标、烤蓝钢针再配上日历、计时、月相加以点缀,读时清晰,气场不凡,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不平凡,让这款手表简约而不简单,经典耐看,永不过时。无论日常休闲还是都市通勤、行政办公、商务洽谈,浪琴名匠能够轻松地驾驭任何场合,搭配西装或者夹克,儒雅不失硬朗。但放在人群里,浪琴名匠又不显得突兀,既没有金光闪闪的耀眼,也没有陀飞轮三问的张扬。在不了解腕表的人眼中,这是一款平淡无奇的腕表,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点。
最主要的是,这款腕表价格透明,是工薪阶层和体制内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可以消费的。其品牌力、实用性、低调性、价格以及外在观感完全符合体制内工作人员的要求,我想这也是这块腕表深受体制内人员喜爱的原因。不过现在,浪琴名匠的地位也逐渐被“遥遥领先”等智能手表取代。但据我观察,身边仍然有很多相关大佬还在佩戴浪琴名匠。
说了这么多,来说说我的购买经历和佩戴体验。我本人十分钟爱腕表,早在很小的时候看着我爷爷的上海手表和我父亲的双狮就爱不释手。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佩戴石英腕表,后来还偷偷佩戴父亲淘汰下来的手表。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拥有了第一块瑞士腕表,天梭力洛克。后来也跟风佩戴了华为的watch4 PRO。但是智能手表的读时不便和续航问题,让我重新戴上了机械腕表。
随着工作的稳定和事业的发展,开始考虑购置一块新的腕表。最先考虑的是万国的柏涛菲诺和欧米茄的碟飞,也对比了一段时间。后来考虑这两个品牌些许高调,且入门表款过于简约,并且他们公价需要4万元左右,对于我这种不需要依靠腕表与人社交的社会属性来说,更需要选择一块低调内敛且高性价比的腕表来避免出风头招惹是非。况且手表本身就属于消耗品,自己佩戴的话更没有保值升值这一说,普通上班的人就没必要花费大几万,于是浪琴这个品牌进入了我的视线。
选择之初,我对比了浪琴名匠系列的双历款、八针月相和四针月相,又对比了康卡斯悦动和先行者。身边的朋友也一度推荐了康卡斯悦动高颜值。这三个系列的腕表就是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名匠是西装革履的精英人士,康卡斯是青春活力的运动健将,先行者是身披战袍的英雄,这三个系列虽然入门款不好选择,但是高端款中,唯有八针月相能代表浪琴的最高制表工艺,而八针月相就是名匠系列的巅峰作品。对比我自身的穿衣风格,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名匠呢?
名匠的四针月相是我第一眼就爱上的表款,一个月相显示盘的点缀宛如积家大师。在简约低调的基础上又平添了不一样的元素,L899.5的机芯使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在40毫米表径和42毫米表径的选择上,受表盘大小的影响,40毫米表径下方的数字“6”只有一半,这也是很多人没法接受的原因。而我却恰恰相反,在我眼里那“半个6”使得整个表盘更有创意,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有层次感,也更加的精美。而42毫米表径的月相盘显得有点小,反而不大气。
以上就是我选择浪琴名匠四针月相的历程。四针月相的厚度是11.1毫米,比起很多超薄腕表的设计理念,这个厚度既不失机械表的阳刚,穿着衬衫也能放进袖口,简直是恰到好处。
在这里说点题外话,有人说腕表的月相、计时、三问、陀飞轮这些功能除了装饰一无是处。然而我想说的是,要从这些功能的起源来看。在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实用而设计,月相功能起源于航海时计。早期的航海人需要依靠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判断海水的潮起潮落,从而判断一些复杂航道能否通行。如果遇上连续的阴雨天气,就只能依赖月相显示功能了。浪琴名匠四针月相,在经典的基础上加入了航海元素,也暗含了突破自我,征服世界,向着远海航行的梦想。我喜欢将腕表贴近耳边,听着机械机芯的滴答声,仿佛聆听时间的流逝,诉说时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