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已然停产,甚至其搭载的P.2004机芯也已经貌似停产,不见新款推出。论坛上竟然也没有一篇关于 311比较像样的作业。我来补一下? 2000年-2010年的十年间,是一众瑞士品牌推出自产计时码机芯的重要时期,包括了劳力士、积家、万国、伯爵、格拉苏蒂、百年灵等品牌都在这一时期推出了品牌的重磅计时码机芯,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用垂直离合计时结构。也是这十年,全面开启了垂直离合代替水平离合成为工具型计时码表的标配结构,这种结构相比水平离合结构起指针抖动、耐久性等方面具有更优异的表现。唯一的缺点就是垂直离合增加了机芯厚度。而且也恰逢表径增大、运动款当道的潮流趋势,使得厚度的问题并没有特别的惹人“非议”,况且通过表壳的优化,也是的厚度问题得到很大的缓解。
刚接回来
P.2004机芯也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于2007年推出(也有资料说是2008年),已历经16年之久,同样采取了导柱轮+垂直离合的计时结构。而且非常特殊的是, P.2004机芯采用了比较古典的单按键计时结构与手动上链的方式。我认为这是符合沛纳海传统的设计思路:一是手动才是沛纳海正宗,而且没有了自动陀也降低了整表厚度;二是沛纳海的表壳,尤其是有护桥的L系列,在表壳左侧安装两个计时按钮与护桥太过冲突,在右侧安装两个计时按钮又有些怪,虽然很多沛纳海现代款计时码表就是这么干的。基于这两点,我觉得P.2004机芯的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也是有自信的“这就是我沛纳海的风格”。 另外,P.2004还配置了8日链+GMT的功能,加上计时码功能,这在沛纳海里这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机芯功能了。了解沛纳海的人肯定也知道,8日链也是沛纳海的传统,那句“8 GIORNI”的逼格还是甚高的。3个发条盒,加上垂直离合,再加上中央GMT分针,挤在一起、又叠在一起,整体下来,P.2004的结构设计与厚度控制也属优秀了。 而且虽然是背面看依然是大面积夹板,但是P.2004板路设计也异常优于其他沛纳海自产机芯了。中间略有些“W”型状的夹板支撑了计时轮系结构,还把两个此轮镂空出来,而且这两个齿轮的打磨称得上精致美观;6瓣导柱论也被镂空出来,可以看到计时启动、暂停、归零三个状态切换时的运动;夹板边缘采用了切面倒角,但值得称赞的是进行了手工镜面抛光,同时非常特殊的是,夹板下层竟然还有一层镜面的二层夹板,在主夹板之间彷佛有溪流般的灵动感。甚至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决不含糊,鱼鳞纹,喷砂,钢轮打磨,都表现出比较高的水准。
机芯拆解图取自闲鱼账号“水石F”,如果介意,请联系我删除。 总结而言,P.2004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美观打磨上,已经属于相对高等级别了。至少在沛纳海一众自产机芯里已属于佼佼者了。同期,沛纳海还推出了陀飞轮P.2005机芯,以及后续P.2004的升级版本P.2006--添加了追针功能,这算是沛纳海追求自产复杂机芯设计的高光时期了。但是让人费解的是,装载P.2004的表款非常少,PAM00275、PAM00277、PAM00737、PAM00317、PAM01135,正好一只手,如果我没有数漏的话。是因为市场反响不好?消费者还是喜欢简单款的沛纳海?还是装载 P.2004的表款价格太高了?我也不得而知。275是精钢款,最为便宜;737好像是特殊限量款,绿面金针,最为漂亮,现在也非常难得在二级市场上一见,价格也是十几万的存在;317、1135是陶瓷款,工价最高;311是钛金属款,特殊在使用咖啡面(好像钛+咖啡面是沛纳海的一贯做法)。决定买 311,一是因为确实喜欢沛纳海,二是喜欢计时码表,三是决定横向8日动显很有趣。很久之前也问了几个玩沛的表友,对275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唯一的槽点是“太沉了”!这确实也是个问题,手腕细一点戴着累,而且需要把表带勒紧一点。
从惦记到买 311,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挺久的。二级市场不常见,我又必须买全套才行,再或是价格没谈拢,毕竟穷。非常喜欢咖啡面、也担心275的沉,311就完全没这个问题--轻的很!刚拿到甚至觉得是不是过于轻了?!泡泡镜、咖啡面、哑光钛壳,都很好,很喜欢。表确实不薄,但厚度可以接受,胖大海,厚点但没有不协调就可以了,而且因为轻,戴手腕上并没有负担感。 我总觉得实物更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