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只表是纪念自己考上高中而买的swatch,售价没记错应该是398。9x年的398还是挺值钱的,那时候广州市中心的房价才几千块一个方。当时觉得swatch已经挺高级了,感觉比卡西欧要高级一点。
到了大学,我哥去香港买了一个浪琴的不知道什么系列,反正我觉得很好看很斯文。结果我哥的朋友都说他气质不合适戴浪琴,于是这个浪琴就成了我人生中第二只表。也是第一只正儿八经的瑞士表!。当时对表没什么研究,觉得这个表已经是很高档了。不过老实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个浪琴很好看。这个表我戴了好久,前前后后超过10年。皮带都戴断了2条。
这时候我哥戴的是一块欧米茄的sea master。然后他的朋友在香港买了个劳力士GMT,戴了不到半个月就说不喜欢了。9折给了我哥,我哥也接手了。然后他的欧米茄也按照惯例给我了🤣 题外话,当时的劳力士去香港买还是有折扣和现表的。完全没有现在这样不理智。这块欧米茄对我来说设计太简单了,如果没有欧米茄这个表,我根本都不想戴它。后来我爷爷戴了大半辈子的梅花表坏了,让我帮他拿去修。我心里也懒得拿去折腾,就顺手把欧米茄给他了。当时还说让他先戴着,等修好了再把梅花表给他。大概老爷子也认识swiss made?反正他后来是再也没有提示那块梅花表了。看来男人到老也改不了贪新厌旧啊。
后面陆陆续续戴过几年苹果表,oppo表之类的电子表。偶尔也会把那块浪琴拿出来戴戴。然后就是正题了。20年前后认识了一个玩表的朋友,打开了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这个朋友前前后后买过好几十只表吧。大部分品牌都买过。我知道不算最狂热的玩表人,但对我来说已经是高级玩家了。据他说,开始玩表是跟着兴趣走,我觉得那是最纯粹的为了玩而玩。但后来卖的时候亏了好多钱,特别是金表。然后现在囤的基本是热门款了。大部分是劳力士,各个款的劳力士。然后就是皇家橡树,pp的绿手雷这些。我刚开始不认识这些被炒上天的表,光看外表觉得平平无奇啊,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品味。后来知道入手价格后觉得他真的是人傻钱多啊。
反正就是受了他的影响,想正正经经已经买一块机械表,而不是老是“继承”我哥的淘汰表😅中途有看过帕玛强尼,沛纳海,万宝龙,真力时等。我都是奔着款式去的。但一问他的意见,对于他这个投机客来说,那些都是垃圾😅但他那些热门款,第一,真的不太喜欢那些款式。第二,溢价太夸张了,不想做冤大头。第三,真的喜欢的又超预算了。例如劳力士的余文乐。
后来混论坛多了,发现还有一个三大钢王的说法。另外两个款式都不是很对胃口,而且价格也超标。于是就决定了7900了。于是不断在各个论坛留意这个表。开始是想买白面的。结果去实体店看过才发现是银面,没有白面好看。写了好多啊,好累。反正前前后后找了有小半年了,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买到这个22年10月的蓝盘7900,算了了了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