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 人物视频]我们成立了一个新栏目《腕表编年史》,专门聊聊那些在钟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机芯和腕表。今天要带大家回到1969年,那真是个神奇的年份——人类登上了月球,波音747试飞成功,而在手表行业,也发生了一场技术革命。真力时、泰格豪雅和精工这三家品牌,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机芯,彻底改变了计时码表的游戏规则。从手动上链到自动上链,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腕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时最出名的三款机芯就是El Primero、Caliber 11和6139机芯。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回顾这三款传奇机芯的故事,看看它们是如何诞生、发展,以及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点击视频,直观感受:
以下为图文版:
计时功能可以说是手表里最实用的复杂功能了,大家都知道它有多方便。其实,早在40年代,就有人想过要给计时机芯加个自动上链系统。但问题是,怎么把这个系统做得又小又轻,一直是个大难题。拉马尼亚(Lemania)的首席设计师Albert Piguet就说过:“如果试图制造一款自动计时码表,表壳厚度最终会翻倍。”
直到1969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后,随着机械制造技术越来越精密,自动计时码表终于从想法变成了现实。真力时推出了El Primero机芯,这个名字来自西班牙语,意思是“第一”。这款机芯的第一代型号是3019 PHC,直径30毫米,厚度6.5毫米。它采用了导柱轮结构,摆陀的外缘是用碳化钨做的,而且还首次用了硫酸钼作为润滑油。
基于El Primero机芯,真力时推出了A384、A385、A386等几款计时腕表。A384用的是37毫米的精钢表壳,表盘是白色漆面,搭配黑色小表盘,也就是现在很火的“熊猫盘”设计。A385的表盘是“烟熏色”,从中间浅色渐变到边缘深色,看起来很有层次感。A386的三个小表盘分别是浅灰、深灰和蓝色,外面还配了一个黑色的1/100秒刻度圈。最近几年,真力时以这些经典款式为灵感,推出了它们的现代复刻版,让这些经典设计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
首批装配 Caliber 11机芯的腕表
豪雅使用的 Caliber 11机芯与结构图
百年灵使用的Caliber 12机芯
和El Primero机芯被“复活”不同,Caliber 11系列机芯现在想要复刻已经不太容易了,可能是因为多家厂商共同持有专利技术。不过,泰格豪雅和汉米尔顿为了纪念这款意义重大的机芯,还是推出了一些复刻作品。比如2025年,汉米尔顿推出了限量150枚的Chrono-Matic 50腕表,它完美还原了当年搭载Caliber 11机芯的原型表的设计,包括鲍鱼壳和撞色表盘等细节。唯一的不同是,机芯换成了动力储存60小时的H-31型自动计时机芯。
泰格豪雅摩纳哥系列,特点为9点钟方向表冠
同时,泰格豪雅也通过摩纳哥系列,重现了1969年搭载Caliber 11机芯的原型表的设计风格,尤其是9点钟位置的表冠这一细节被保留了下来。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泰格豪雅现在也有一款叫“Caliber 11”的机芯,但它和历史上的Caliber 11机芯只是名字一样,结构和功能完全不一样。现代的泰格豪雅Caliber 11机芯,其实是一款基础功能的自动上链机芯,基于外购的Sellita SW300-1机芯方案改造而来。
精工Poguer系列腕表与6139型机芯
最后要介绍的另一款自动计时机芯,来自日本的精工。那时候的精工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一边在研发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石英表“阿斯特隆(Astron)”,另一边也没停下追赶瑞士机械机芯的脚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工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自动计时机芯——6139型。
精工6139型机芯
精工6139型机芯直径27毫米,振频是每小时21600次,采用了导柱轮和垂直离合结构,还有精工著名的“魔术杆”自动上链系统。它的设计特点是30分钟计时盘放在6点钟位置,而且可以通过按压表冠来调星期和日历(轻按调星期,重按调日历)。后来,这枚机芯还发展出了6139A、6138A和6138B等型号。和瑞士机芯相比,精工6139机芯性价比更高,为自动计时码表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
威廉波格与其佩戴的精工Speedtimer腕表
第一款搭载6139型机芯的Speedtimer腕表在1969年5月发布,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鲍鱼壳设计,提供了多种不同的配色。1973年11月,美国宇航员威廉·波格(William Pogue)在执行“太空实验室4号(Skylab 4)”任务时,就戴了一枚精工Speedtimer腕表。这块表并不是NASA提供的,而是威廉的私人用品。这个举动让精工成为了最早进入太空的自动计时表,后来金黄色的款式也被称为“Pogue”款。
W69012Z4男表,机芯Cal.049。这款官网怎么查不到
照片无法形容实物的美,全金款霸气侧露无敌帅气
请问75周年这款海马,有没有出现卡历的情况!